模式设置
图像模式
可根据观看的视频影像的类型调整影像质量。
可进一步配置“图像调整”标签中的详细设置。 图像调整
色彩配置
根据预配置的“图像调整”配置“色彩配置”。
可进一步配置“色彩配置”标签中的详细设置。 色彩配置
色温
根据预配置的“图像调整”配置“色温”。
可进一步配置“色温”标签中的详细设置。 色温
可用于配置的“色温”设置因“图像模式”而异。
当“色彩配置”设为“关(宽)/关(普通)”时,该设置固定设为“亮度优先”。
“色温”
色温 |
说明 |
---|---|
Xenon 1 |
再现影院中使用的氙气灯特点的色温。 Xenon 1:电影投影仪发出的光源色 Xenon 2:数字影院使用的投影仪发出的光源色 |
Xenon 2 |
|
5500K |
增加此值可增强视频影像的蓝色调,降低此值可增强红色调。 |
6500K |
|
7500K |
|
9300K |
|
亮度优先 |
亮度优先于色温。 |
HDR10+ |
适合观看HDR10+内容的色温。 |
HDR10 |
适合观看HDR10内容的色温。默认设置为6500K。 |
HLG |
适合观看HLG内容的色温。默认设置为6500K。 |
自定义1到自定义2 |
视频影像的色温可以手动调整,并另存为三个定制设置之一。 |
“图像模式”中可选的“色温”列表
图像模式 |
色温 |
---|---|
自然 鲜明 SDR 1, SDR 2 |
5500K |
6500K |
|
7500K |
|
9300K |
|
亮度优先 |
|
自定义1到自定义2 |
|
影院 |
5500K |
6500K |
|
7500K |
|
9300K |
|
Xenon 1 |
|
Xenon 2 |
|
亮度优先 |
|
自定义1到自定义2 |
|
Frame Adapt HDR 1 Frame Adapt HDR 2 HDR 1, HDR 2 |
5500K |
6500K |
|
7500K |
|
9300K |
|
亮度优先 |
|
HDR10 |
|
自定义1到自定义2 |
|
FILMMAKER MODE |
6500K |
HDR10+ |
HDR10+ |
HLG |
5500K |
6500K |
|
7500K |
|
9300K |
|
亮度优先 |
|
HLG |
|
自定义1到自定义2 |
伽玛/色调映射
此项根据预配置的“图像模式”(针对视频信号输入的投影视频输出值)调整“伽玛/色调映射”。
可进一步配置“伽玛/色调映射”标签中的详细设置。 伽玛/色调映射
HDR 设置
用于配置HDR视频图像的画面调整功能。
当输入信号为SDR或HLG时,此设置不可用。
在输入HDR信号期间和“图像模式”配置为“HDR 1”和“HDR 2”时,此设置不可用。
HDR处理
此为用于配置“色调映射”中内容分析方法的功能。
当“图像模式”配置为“HDR10+”时,“HDR处理”固定为“HDR10+”。仅在图像模式配置为“HDR10+”时,才可使用“HDR10+”。
设置 |
说明 |
---|---|
帧 |
在分析各帧的峰值亮度后,自动调整HDR色调映射。 |
场景 |
在分析各场景的峰值亮度后,自动调整HDR色调映射。 |
静态 |
根据内容的母带制作信息(MaxCLL/FALL)进行配置,并且不进行任何动态调整。 |
HDR10+ |
根据HDR10+影像信息,自动调整各场景的亮度。*2 |
HDR等级
此为色调映射过程中调整整体亮度的功能。
当“图像模式”设为“Frame Adapt HDR 1”、“Frame Adapt HDR 2”或“FILMMAKER MODE”时
设置 |
说明 |
---|---|
自动 (普通) |
根据内容的母带制作信息(MaxCLL/DML),自动选择适当的色调映射。 |
自动 (宽) |
根据内容的母带制作信息(MaxCLL/DML),自动选择适当的色调映射。通过“自动 (普通)”进行对比以切换至变得更亮的方向。 |
-2 |
在以600 nits为剪切点的色调映射中显示。 |
-1 |
在以400 nits为剪切点的色调映射中显示。 |
0 |
在以300 nits为剪切点的色调映射中显示。 |
1 |
在以200 nits为剪切点的色调映射中显示。 |
2 |
在以150 nits为剪切点的色调映射中显示。 |
当“图像模式”设为“HDR10+”时
设置 |
说明 |
高 |
在整体亮度配置为高级别时显示色调映射。此项适用于大尺寸屏幕。 |
中 |
在整体亮度配置为中等级别时显示色调映射。此项适用于中尺寸屏幕。 |
低 |
在整体亮度配置为低级别时显示色调映射。此项适用于小尺寸屏幕。 |
要在图片模式为“HDR10+”时尽享HDR10+内容,建议满足以下安装条件。
|
HDR等级: 高 |
HDR等级: 中 |
HDR等级: 低 |
|||
屏幕尺寸 |
投影距离 |
屏幕尺寸 |
投影距离 |
屏幕尺寸 |
投影距离 |
|
|
96 |
2.86 |
83 |
2.44 |
71 |
2.09 |
|
88 |
2.69 |
77 |
2.28 |
66 |
1.93 |
Deep Black
精确控制阴影的色调范围,增强图像的整体对比度。
当“图像模式”设置为“HDR10+”时,该项不可用。
设置 |
说明 |
开 |
开启Deep Black功能以便更真实地表达黑暗。 |
关 |
关闭Deep Black功能。 |
MPC
此为用于调整所显示影像锐度的功能。其采用的全新算法可创建自然的感觉,使聚焦区域更清晰、非聚焦区域更柔和,使您能尽享深度感更强且极具表现力的影像。
当“图像模式”设置为“FILMMAKER MODE”时,该项不可用。
当“图像模式”配置为“HDR10+”时,“影像平顺度”和“增强”不可用。
当“图形模式”配置为“关”时,“影像平顺度”和“增强”不可用。
图形模式
切换MPC设置。
建议在观看DVD和蓝光等内容时设置“高”,观看UHD等4K内容时设置“低”。
如果“高”或“低”增强显示图像的清晰度,我们建议设置“关”。
设置 |
说明 |
关 |
视频不会进行任何增强处理。 |
低 |
执行适合4K分辨率内容(UHD)的增强处理。 |
高 |
执行适合2K或较低分辨率内容(DVD、蓝光)的增强处理。 |
增强
关于调整高频区域。增加值可以增强清晰度以便获得更清晰的影像品质。
设置范围: 0 到 10
影像平顺度
关于调整低频区域。增加该值可以产生更平滑的视频图像。
设置范围: 0(弱)到 10(强)
如果“增强”设置值较低,效果可能会减弱。
重置
重置MPC设置。
在调整前状态和调整期间状态之间进行切换
按遥控器上的[HIDE]键可在调整前状态和调整期间状态之间进行切换。
CMD倍速驱动
用于减少快速移动的场景中出现的残像。
图像调整
可进一步配置“图像模式”中的详细设置。
图像模式
可根据观看的视频影像的类型调整影像质量。
LD 电源
通过控制LD电流来控制光源的亮度。
设置范围: 0 到 100
动态 CTRL
基于图像分析通过控制光源亮度扩展视频表达的动态范围。
设置 |
说明 |
关 |
不控制。 |
低 |
保持峰值亮度,同时自动优化激光光源控制和视频信号。控制弱于 “高” 。 |
高 |
保持峰值亮度,同时自动优化激光光源控制和视频信号,以便在整个视频图像中产生纯黑色调。 |
平衡 |
适度调整阴影和高光,同时抑制峰值亮度。增强场景的深度和真实感。 |
光圈
用于通过控制光圈改变亮度。
设置范围: -15(缩小)到 0(放大)
对比度
用于调整亮度差异,获得有对比度的影像。
设置范围: -50(亮度差异小)到 +50(亮度差异大)
亮度
用于调整视频影像的亮度。
设置范围: -50(更暗)到 +50(更亮)
色彩
用于调整视频影像的颜色饱和度。
设置范围: -50(更浅)到 +50(更深)
色彩微调
用于调整视频影像的色相。
设置范围: -50(微红)到 +50(微绿)
用户名称编辑
可编辑图像模式“SDR 1”/“SDR 2”/“HDR 1”/“HDR 2”的名称。
可用的字符包括字母(大写或小写)、数字字符、符号和空白(Space)字符。(然而,空白(Space)不能被用于第一和最后一个字符。)
最多可输入10个字符。

色彩配置
可进一步配置“色彩配置”中的详细设置。
色彩配置
根据预配置的“图像调整”配置“色彩配置”。
色彩管理
根据所选择的“色彩配置”的设置,您可以根据您的喜好调整以下各个颜色: 红、 深红、 深蓝、 黄、 绿 和 蓝。
设置 |
说明 |
---|---|
开 |
启用微调。 |
关 |
禁用微调。 |
色域选择
用于选择要调整的颜色(“红”、“深红”、“深蓝”、“黄”、“绿”、“蓝”)。
色调
调整色相(色调)。
设置范围: -30 到 +30
色饱和
调整颜色饱和度(鲜艳度)。
设置范围:-30(阴暗)至+30(生动)
亮度
调整亮度。
设置范围:-30(暗)至+30(亮)
在调整前状态和调整期间状态之间进行切换
按遥控器上的[HIDE]键可在调整前状态和调整期间状态之间进行切换。
色温
可进一步配置“色温”中的详细设置。
色温
根据预配置的“图像调整”配置“色温”。
校正值
根据“色温”配置为“HDR10”“HLG”“自定义1”“自定义2”时调整的“增益 - 红”/“增益 - 绿”/“增益 - 蓝”/“抵销 - 红”/“抵销 - 绿”/“抵销 - 蓝”配置色温。
可用于配置的“校正值”设置因“图像模式”而异。
增益 - 红 / 增益 - 绿 / 增益 - 蓝
调整视频影像的明亮部分中的各个颜色。
设置范围:-255(减少红/绿/蓝色调)至 0(无调整)
抵销 - 红 / 抵销 - 绿 / 抵销 - 蓝
调整视频影像的较暗区域中的各个颜色。
设置范围:-50(减少红/绿/蓝色调)至 0(无调整)至 +50(增强红/绿/蓝色调)
“图像模式”中可选的“校正值”列表
图像模式 |
校正值 |
---|---|
自然 鲜明 Frame Adapt HDR 1, Frame Adapt HDR 2 SDR 1, SDR 2 HDR 1, HDR 2 HLG |
5500K |
6500K |
|
7500K |
|
9300K |
|
亮度优先 |
|
影院 |
5500K |
6500K |
|
7500K |
|
9300K |
|
Xenon 1 |
|
Xenon 2 |
|
亮度优先 |
伽玛/色调映射
可进一步配置“伽玛/色调映射”的详细设置。
在HDR信号输入期间将“图像模式”配置为“Frame Adapt HDR 1”/“Frame Adapt HDR 2”/“FILMMAKER MODE”时,此功能不可用。
当“图像模式”设置为“HDR10+”时,该项不可用。
伽玛/色调映射
此项根据预配置的“图像模式”(针对视频信号输入的投影视频输出值)调整“伽玛/色调映射”。
校正值
对于在伽玛/色调映射中选择了“自定义1”至“自定义3”设置之一时,为“图像色调”、“Dark电平”和“Bright电平”的调整设置基准伽玛,
色域选择
用于选择要为“图像色调”、“Dark电平”和“Bright电平”调整的颜色(“白”、“红”、“绿”、“蓝”)。
图像色调
自动调整整体亮度以便得到均衡的结果,并且影像的层次不打折扣。
设置范围: -16(使影像变暗,获得曝光不足的效果)到 +16(使影像变亮,获得曝光过度的效果)
Dark电平
您可以通过调整影像质量获得更强烈的亮度对比度。
设置范围: -7(使阴影区变暗)到 +7(使阴影区变亮)
Bright电平
您可以通过调整影像质量获得更强烈的亮度对比度。
设置范围: -7(使高亮区变暗)到 +7(使高亮区变亮)
“图像模式”中可选的“校正值”列表
图像模式 |
校正值 |
---|---|
鲜明 |
鲜明, 导入 |
影院 |
1.8 |
1.9 |
|
2.0 |
|
2.1 |
|
2.2 |
|
2.3 |
|
2.4 |
|
2.5 |
|
2.6 |
|
影院1 |
|
影院2 |
|
导入 |
|
HLG |
HDR(HLG) |
导入 |
|
HDR 1, HDR 2 |
HDR(PQ) |
导入 |
当“校正值”设为“导入”时
通过将“校正值”选择为“导入”,可选择外部创建的伽马数据作为调整的基础设置值。
“导入”的出厂设置为“2.2”。
可使用校准软件定制伽马数据调整,并导入所创建的伽马数据。
要了解详情,请联系您的授权经销商。
伽玛调整

当伽玛为直线时:
视频输入的亮度和对比度与视频输出的相同。
伽玛曲线在直线上方的区域(A):
视频输出比输入更亮。
伽玛曲线在直线下方的区域(B):
视频输出比输入更暗。
伽玛曲线的斜率较陡的区域(中间色调)(C):
视频输出的灰度范围更大,对比度提高(DD’)。
在HDR信号输入期间手动使用色调映射
“HDR(PQ)”伽玛是HDR10采用的PQ曲线。尽管使用投影机进行查看的默认设置已为进行最佳观看进行了调整,但仍可以根据屏幕尺寸和环境进行微调。
将“图像模式”设置至“HDR 1”或“HDR 2”。
图像色调调整方法

当图像色调设置为“-”时 屏幕在观看过程中变得更亮 |
![]() |
当图像色调设置为“+”时 屏幕在观看过程中变得更暗 |
明/暗区域调整方法

(―)增强对比度 |
![]() |
(+)使较暗区域的信息更加可见 |

(―)加强高光区域的层次 |
![]() |
(+)增强对比度 |
对于寻求获得更忠实于原始PQ曲线的伽玛曲线的用户
本机经过调整,可根据原始PQ曲线,在默认设置下以最佳品质在屏幕上显示投影机影像。对于希望获得更忠实于原始PQ曲线的结果的用户,请参考以下值进行手动调整。
将“图像模式”设置至“HDR 1”或“HDR 2”。
当剪切点为400 nits时
图像色调 |
+5 |
Dark电平 |
0 |
Bright电平 |
+7 |
当剪切点为1000 nits时
图像色调 |
-7 |
Dark电平 |
0 |
Bright电平 |
+7 |
当剪切点为2000 nits时
图像色调 |
-9 |
Dark电平 |
0 |
Bright电平 |
+7 |
当剪切点为4000 nits时
图像色调 |
-13 |
Dark电平 |
0 |
Bright电平 |
+7 |
本产品专为家庭使用而设计,我们不保证其可用于如母带制作等商业用途。